找到相关内容26篇,用时5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死的次第与识的灭尽

    或更细的一百廿一心。是一连串相续而又剎那生灭的,因为时间极短而且难以察觉以致使我们认为它是一个‘个体’。   依阿毗达摩论的分法,心依地(bhūmi)而分为欲地,色地和无色地的世间地,以及世间...  (4) 世间(lokuttaracitta):上面的三种是世间世间是指情世间(satta loka),器(物质)世间(okāsa loka)和行法世间(samkhāra loka)(指名...

    法增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3585057.html
  • 寻 伺

    安止(byappana)、的安置(cetaso abhiniropana)、语行(vacisavkharo),诸比丘!此等为圣、无漏、世间道支之正思惟。”(M.117./III,73.) 经中所说的世间(涅槃)之“正思惟”,实际上是指“寻”。处在涅槃当中,以涅槃为目标(所缘)离诸有为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前五根无任何作用,而意识中,在初禅的世间,有“寻”、“伺”所,但是并无...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3350361.html
  • 涅槃论

    不可得的呢?  (答)不然,由于方便而得之故,因为那涅槃是由于称为适当的行道的方便而得,犹如以他心智得知他人的世间相似,所以不应说“不可得故无有”。亦不应说因为愚人及凡夫的不得故无涅槃。更不应说...”。(《如是语经》Itv. p.37;《自说经》Ud.p.80)  这是解释苦之灭的抉择论。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色分别品第六〉﹝涅槃论﹞   被称为世间的“涅槃”,它是由四道所证得,为四道、果...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5552591.html
  • 静虑波罗蜜

    静虑波罗蜜  分四:一、体相;二、释词;三、分类;四、摄义。  颂曰:应修世世间之静虑。  一、体相  具有四种不共法相安住所缘境之善心及种子,或者指安住所缘境之不散乱。如《入行论》云:“既发精进已,意当住等持。”《菩萨地》云:“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世间一境性,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当知即是菩萨静虑自性。”也就是说,意识不作任何分别,于不执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03263543.html
  • “人间佛教”与佛教本质特征的彰显

    大乘本有的世世间不二、以世间生发现实人生的思想,以有助于如实认识自己民族文化心里素质中现世主义人生态度的优点与缺陷,重铸新型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总的来讲以农业宗法社会的...佛法理趣,有根源性的经典依据;应保持佛法世间的主旨和了生死的主题,具超越性、神圣性。若片面强调顺时机而取消、掩盖了佛法世间的超越性、神圣性,世俗化、庸俗化为一般的世学,这种“佛教”便会失去其存在的...

    陈建华 明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391082500.html
  • 信仰心理与佛教正信

    世间为根本宗旨。如果说神教信仰主要建立于怖畏心、依怙心之上,佛教正信则主要建立于超越之上。佛法世间超越,并非如神教之求死后灵魂升入天国永享净福,非如世俗所曲解的出世、遁世。佛法所谓的世间,就其超越...。然此所谓世间,终归不过是自不符真实的邪见、妄执、烦恼妄情、生灭妄念。世间入涅槃,并非离尘出世,亦非死后解脱,而是修心修道,当下超越邪见、妄执、妄情妄念,现前证得本寂本净本觉的世间、究竟真我。...

    明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2742421.html
  • 周叔迦先生著作年表

    报告 周叔迦等《同愿》第10.11.12期   修行讲话:戒目真  清峰记录 《佛学月刊》第2卷第8期  道场观 德清记录 《佛学月刊》第2卷第9-10期合刊  世间世间 ...基础上,增补成《周叔迦佛学论著全集》。其间,我有幸协助周绍良先生查找资料和编辑《全集》。而《全集》只有把上述部分论著全部收集起来,才能编。如能将周叔迦先生的论著全部集中出版,不仅对佛教与佛学的研究和近...

    吕铁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1650186.html
  •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三)

    漏;又不停止于小乘圣人的世间,故非无漏。   业之黑白,是从造业的是否有染污,所招致的果报之黑暗与光明来区分。以染污的心意(贪、瞋等)发起的恶业,招致地狱饿鬼等黑暗的果报,称“黑业”,又名“...认为是延续生命进程、推动生死轮转的直接动力。业力因果(略称“因果”),是佛法二谛之一“世俗谛”的主要内容,是轮回说的重要成分。晚近高僧印光法师曾说过:“世世间之事,不因果二字。”   第一节“业”...

    陈兵教授

    |轮回|生与死|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22054221919.html
  • 阿耨楼陀造:摄阿毗达摩义论(二)

    不现。例如:与初禅以上的禅相应世间,便无寻(思惟);与三禅以上的禅相应的,便无喜。  21. 十六细色:在二十八种色中,除去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地界、火界、风界十二种粗色处,其余...八十九或一百二十一心的。本品把上座部基本的六种心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首先依欲、色、无色界及世间而分为八十九。即:(一)欲界有十二不善心、十八无因、二十四有因的五十四。...

    阿耨楼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542086.html
  • 居家学佛之道

    。   将人天道与解脱道结合为一体,并予以扩充升华者,为大乘道。大乘道以一如实般若智,一统人天善道与世间解脱道,以菩提为因,大悲为本,方便为究竟,立足世间生活而修世间行,以离我法二执的世间...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智人行施为怜愍故,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为诸圣人本行道故,为欲破坏诸烦恼故,为入涅槃断于有故。   以如是离相的世间、慈悲布施时,...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946612.html